9月26日,第三届中国节水论坛在天津召开。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主席何维,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天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伟平,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夏更生分别致辞。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杨关林、水利部原副部长翟浩辉、南水北调集团董事长蒋旭光、贵州省副省长罗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等出席。天津市副市长谢元主持开幕式。
何维表示,本次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践行。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我国水资源面临的紧迫问题,以节约用水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治水方略。农工党将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建言资政。希望大家通过论坛深入交流,共议节水优先大计,共促水资源科学利用与保护,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王光谦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并多次就节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本次论坛的召开,契合时代需求,聚焦社会关切,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凝智聚力、建言献策,探索如何应用先进技术来创新水资源利用方式,找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方法路径,共同书写我国节水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刘伟平介绍了我国节水工作成效:一是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节约用水条例》列入国务院2023年立法计划,全国28个省区市出台了省级节水法规或规章。二是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完成了1443个县城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动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水利行业6551家机关单位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三是着力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发布《全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多部门联合构建节水大宣教工作格局。四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46.5%、60.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2年的0.516提高到0.572,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总体达到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夏更生介绍了我国农业节水取得的成效:一是工程节水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4亿亩;“十三五”以来,每年应用覆膜保墒、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农业面积已经累计超过了4亿亩;优化了植物的种植结构,培育推广耐旱品种,改进耕作栽培制度,提高作物水分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开展轮作休耕,2016年以来试点面积超过2.2亿亩,有效节约了水资源。二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截至2022年底,全国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超过7.5亿亩。他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粮食需求仍将呈刚性增长,迫切需要破解水难题,做好水文章,必须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主论坛上,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天津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彭静,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宇围绕“节水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分别发表演讲。四场分论坛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与乡村振兴”“节水与两手发力”“节水与科技”等议题开展讨论。
论坛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大禹节水集团共同举办。据悉,中国节水论坛分别在2019年、2020年成功举办,今年于天津重回大众视野,为进一步推动节水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加强科技支撑搭建了有效的平台。来自中央机关、国家部委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企业代表齐聚天津,共同见证这场节水行业盛宴,并积极建言献策,将我国节水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