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节水聚合赋能平台

搜索

微信

抖音

中文 English
返回

第四届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发展论坛暨第九届(2022-2023年度)农业节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云南昆明成功举行

中国节水 2023-10-28 10:00:00

202310311118.jpeg

10月26-27日,第四届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发展论坛暨第九届(2022-2023年度)农业节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云南昆明成功举行。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致欢迎辞,云南省水利厅厅长胡朝碧、全国节水办一级巡视员颜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组书记张晔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尹飞虎,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二级巡视员刘云波、节约用水促进中心主任张清勇、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主任郝钊,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欢、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处长闫东浩等出席。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旭主持论坛开幕式和颁奖大会。

202310312144.jpeg

中国工程院院士  康绍忠

“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提升前所未有,科技赋能成为农业强国建设的显著标志。”康绍忠表示,水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在水资源严重紧缺条件下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用水,必须藏粮于水,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必须藏水于技,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减少单位食物生产的净耗水和灌溉用水,走技术进步替代农业用水增加之路。希望大家深入交流研讨,推动节水供水科技创新,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他向受到表彰的第九届农业节水科技奖获奖者表示祝贺,勉励大家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新征程上再创佳绩。

202310312130.jpeg

云南省水利厅厅长  胡朝碧

胡朝碧表示,本次会议在云南举行,是对云南省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工作的充分肯定。他指出,在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引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云南把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工作放在水利改革发展的优先位置,从“打造‘新时代元阳梯田’,保障粮食安全”“实施城乡供水两个‘三年行动’,增强民生福祉”“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10312598.jpeg

全国节水办一级巡视员  颜 勇

颜勇表示,当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了0.572,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0.7~0.8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空间广阔,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希望协会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及会员单位的优势,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加强节水技术研发应用,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领域节水标准编制(修订)和农业节水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推进监测、计量、评价、考核等用水精细化管理在农业节水业务中的应用研究推广,推进节水产业发展。

202310319695.jpeg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组书记  张 晔

“种子的萌发离不开水,一般的种子要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18%的水才开始发芽,吸水40%重的水才能正常发芽,可以说水是种子的命根子。耕地的产能体现在水,没有水,耕地就是戈壁、就是沙漠。”张晔表示。她认为,当前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推进灌溉方式转型升级,用好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这“三滴水”,发展高水效农业,进一步提高水分生产力,让较少的水产更多的粮;二是探索技术储备、集成创新、评价验证、协作协同机制,开展技术熟化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机构转型发展。

202310311543.jpeg

中国工程院院士  尹飞虎

在主论坛上,尹飞虎对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应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向及方法。他提到,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国家重要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广普的节水节肥、高产高效技术,干旱半干旱、季节性或突发性缺水地区的洼地、坡地、山地等都适用,适宜使用滴灌的作物种类也很广泛,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康绍忠对破解农业用水短缺与食物安全和其它农产品持续稳产高产矛盾的关键,提出了发展高水效农业的新思路。他说,高水效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格局下,数字赋能节水,发挥实时遥测感知、同步传输、数据融合、实时预报等现代技术,提升农业高效用水科技创新能力。要破解作物生命需水信息高通量表型诊断与高水效靶向立体调控、水—土—气—生系统耦合与结构解析、农业水网智慧管控、超大规模化系统高端节水装备等基础性和技术性“卡脖子”难题,为高水效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二级巡视员  刘云波

刘云波介绍了当前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农业节水供水科技创新是多学科交叉领域,需要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聚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及“双碳”目标等方面,区分地区差异,找准着力点、突破口,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补齐农村饮水安全短板。

云南省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琼华、大禹节水集团董事长王浩宇作交流发言。

三场分论坛围绕“农业节水设备、农艺节水”“农村供水、现代管业”“农村水利信息化”等领域开展讨论。

在专家学者观点输出及业界代表经验分享中,成功带给与会人员干货和思考。

第九届(2022-2023年度)农业节水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秘书长吴玉芹宣读《关于颁发第九届农业节水科技奖的决定》。与会领导和嘉宾为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个人成就奖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其中:授予《西北旱区典型作物节水耐盐机理与协同调控技术》等15项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农业蓝绿水效用多维度耦合评价与调控机制》等21项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寒地黑土水热环境协同机制及联合调控研究》等21项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授予严海军、顾涛、景蕊莲、柳长顺、刘旭升、李金茹、杜贞栋、崔增团、王云辉、陈建超10人个人成就奖,李思恩、韩启彪、李伟3人青年创新奖。

会后,与会代表分别赴元谋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及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曲靖市马龙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及农村供水保障项目现场考察。

本届论坛及颁奖大会由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农业节水科技奖奖励委员会主办,大禹节水集团、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瑞通水利工程建设集团承办,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协办,大北农集团为战略合作伙伴。水利部有关司局、直属有关单位,农业农村部有关单位,云南省水利厅、部分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同志,部分灌区单位负责同志,科研院校、获奖代表和会员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会议。

据悉,农业节水科技奖于2009年11月25日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由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承办的全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领域的唯一奖项。该奖的设立,极大提高了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使命感,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热情,为推动我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奖包含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两个方面,设科技成果奖和个人成就奖两大类,其中:科技成果奖包括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与推广、规划设计和决策管理4类;个人成就奖分为科技类、管理类和青年创新类。自农业节水科技奖设立以来,已连续举办九届,一批行业重大科技成果相继涌现,许多科技管理人才获得表彰,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稳步提升。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

为你推荐

全国生态日

国家节水标志

节水

节水

节水

节水

节水

节水

节水

中国节水灌溉网

视频

大揭秘|故宫为何能600余年不积水?

穿越时空,溯源“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视频|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