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第三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北京颐和园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水科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承办。受中国水科院院长彭静委托,副院长李锦秀出席会议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北京颐和园管理处园长李晓光、法国驻中国大使馆环境与文化遗产处官员
中国节水2023-10-17
9月11日下午,在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都江堰专场会上,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授予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研究中心”牌匾。针对水利遗产保护与水资源利用等话题,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荣誉主席高占义应邀接受川观新闻记者专访。“好”
川观新闻2023-09-13
当时间步入2023年的秋天,水利遗产保护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9月1日,由水利遗产保护发展联盟主办、联盟秘书处和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承办、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协办的水利遗产保护发展联盟2023年成员大会在都江堰市召开。四川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辉首先代表四川水
中国节水2023-09-02
水利行业作为发展水文化的主力军,要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治水实践,以保护、传承、弘扬、利用为主线,以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为重点,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水利部2022-01-31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前593年),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期思(今河南淮滨)人,春秋时楚国令尹(宰相),著名政治家、水利家,一生政绩卓著,而尤以治水最为世人所称道。
水利部2019-12-16
李仪祉(1882-1938年),原名协,字宜之,陕西蒲城人。早年两次留学德国,归国后投身水利教育,之后倾力水利事业,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大河。历任陕西水利局长、建设厅长,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学贯中西,精研水利,是桃李满天下的水利教育家,是兴办“关中八惠”、治黄导淮的实干家,是承前启后的水利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水利奠基人”。
水利部2019-12-06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历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职。他不但以禁烟抗英的爱国壮举彪炳史册,同时还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治水名臣,并撰有《北直隶水利书》、《畿辅水利议》等水利著作。
水利部2019-12-06
潘季驯(1521-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人,明代杰出的治河专家。4次出任总理河道,官至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达10年之久。创造性地提出“以河治河、束水攻沙”等治河方略并付诸实践,取得显著成就,并对后世治河产生了深远影响。
水利部2019-12-06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历任都水少监、都水监、太史令、知太史院事等职。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水利、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水利部2019-12-06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一代文豪。他不仅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水利方面也颇有建树。苏轼在徐州、杭州、颍州等地任地方官时,多次主持兴修水利,既是一位治水实干家,又是一位水利理论家,撰有《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水利著述。
水利部2019-12-06
全国生态日
国家节水标志
节水
节水
节水
节水
节水
节水
节水
中国节水灌溉网